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第一次建築史研究會(2012) 活動訊息




 第一次台灣建築史研究會(2012) 

時 間:2012年12月28日(週五)10:00-17:00

地 點:新北市平溪區望古車站旁之「望古人性空間」 [地圖資訊]





歡迎各界當日前來聆賞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專題演講:我外公(八田與一)建造的烏山頭水庫與戰後的日式住宅之保存、如何看待南島語族建築樣式的起源與發展

主講人:佐藤浩司 教授(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民族社會研究部)

§ 第一場
題 目:私の祖父(八田与一)が造った烏山頭ダムと戦後における日本官舎の保存について[我外公(八田與一)建造的烏山頭水庫與戰後的日式住宅之保存]
對談人:堀込憲二 教授(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時 間:2012年11月27日(週二)14:20-16:20
地 點:臺大校總區 文學院 20教室 [地圖資訊]
(日文演講,現場備有中文口譯)

§ 第二場
題 目:オーストロネシア語族の建築様式について(如何看待南島語族建築樣式的起源與發展)
時 間:2012年11月29日(週四)10:00-12:00
地 點:臺大校總區 舊總圖一樓會議室 [地圖資訊]
(日文演講,現場備有中文口譯)

~歡迎蒞臨參加~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專題演講: 從韓國的文化遺產綜觀韓國史-史前至獨立運動時期


主講人:王永一 博士(韓國高麗大學史學科博士) 

題 目:從韓國的文化遺產綜觀韓國史-史前至獨立運動時期

時 間:101年11月30日(週五)早上10:00-12:00

地 點:台大校總圖 樂學館205室 [地圖資訊]

--------

歡迎各界蒞臨參與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專題演講: 眾聲喧嘩後的寂靜--921校園建築範型的斷裂?



日期:2012.3.24 (週六)



時間:14:00-17:00


講者: 殷寶寧,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 

地點: 台灣大學校總區 文學院20教室


公開演講,免報名,歡迎校內外師生及各界先進前來共襄盛舉。

專題演講: 「東方」的建築文化-從東海校園談起



日期:2012.3.17 (週六)


時間:14:00-17:00


講者: 蘇睿弼 ,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地點: 台灣大學校總區 文學院20教室


公開演講,免報名,歡迎校內外師生及各界先進前來共襄盛舉。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論文發表:《空間元素的並列到調和:以日治時期井手薰主導之建築活動為例》


論文題目:《空間元素的並列到調和:以日治時期井手薰主導之建築活動為例》

作者:溫祝羚

畢業系所: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年份:2012

Wen Chu-lin, (2012): The elements of space from juxtaposition to reconciliation: take the architectural practices leaded by Ite Kaoru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for example., Master,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 History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專書出版:中國建築史之研究

專書出版:中國建築史之研究

田中淡 著,黃蘭翔 譯。

2011年12月初版

專書訊息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2011中寮塾行程


日期
時間
活動
第一天(709
1300~13:20
報到
13201520
講師:洪育成 建築師
臺灣中部地區的現代建築設計
15301830
講師:吳基任  先生
中寮現場的潛力與限制
18401930
晚餐
19302130
講師:馮小非 小姐
921以來參與中寮的過程與現在
第二天(710日)
700800
早餐
9001000
參訪:921地震教育園區
10:10~11:40
講師:陳國偉  老師
講題:形上與廢物之間的地景世界(廢墟美學)
12301320
午餐
13201420
桃米社區參訪 孫崇傑先生導覽
14201720
講師:孫崇傑   先生
紙教堂與有機環境設計

1720~1820
晚餐

19:30~20:30
講師:福田美穗  老師
日本古建的修理與復原
第三天(711
700800
早餐
9001200
講師:邱繡蓮  小姐
認識當地產業:繡蓮染織工房
講師:吳基任  先生
中寮鄉土文物館的籌建會議
12001300
午餐
140015:30
講師:洪育成  建築師
鳳凰谷茶園現場講解
15401740
講師:葉乃齊 老師
臺灣在地營塑環境的生命力
1740
賦歸

張文薰 教授演講:榮町通與四合院:台灣小說裡的空間結構

DATE 2011.01.09 (一)
TIME 14:00
TITLE 張文薰 教授演講
TOPIC榮町通與四合院:台灣小說裡的空間結構
LOCATION 臺大校總區 樂學館 205室

詹素娟 教授演講:你有幾分熟?--當代平埔復名運動的觀察

DATE 2011.12.12 (一)
TIME 14:00-17:00
TITLE 詹素娟 教授演講
TOPIC你有幾分熟?--當代平埔復名運動的觀察
LOCATION 臺大校總區 樂學館 205室

2011中寮塾心得之八:境與用之間的地景世界 陳國偉老師演講心得

作者:S. Chen

為什麼要畫毀壞的建築物呢?陳國偉老師從二十世紀磯崎新建築師的《建築廢墟》以及十九世紀Joseph Michael Gandy所畫的英國銀行的廢墟,引發了後現代主義裡關於隱喻的探討,尤其是在後現代主義的建築裡常可見對於古典主義建築的再挪用,也隱喻著對於古典主義與非古典主義的一種對立性。特別的是,這些看似毀壞建築的繪畫作品,其實跟建築的剖面圖相似,仿佛是溶解的立面圖,這是不是一種詼諧的建築表現手法呢?我覺得陳國偉老師在此提出的毀滅圖與建築剖面圖的關連,讓我大開眼界,事情果然不能只從一種面向觀看,只會被限制在既定框架中。

之後陳國偉老師提到Culture of Sensibility這本書,對各種廢墟作出文化性的討論,廢墟有自然的、人工的。尤其人工特意設計出的毀壞狀態,如二十世紀中葉的美國嬉皮文化、十八世紀歐洲的情感文化。由此引發了物體的「廢」與「用」的探討。博物館、美術館理所展示的物品,是廢或用呢?文化遺址對於社會而言,又是廢與用呢?可以發現,這世界存在許多folly,無用的玩景之物,其間存在著一種抽離感。我認為關於這種廢墟式的建築,在歐洲園林十分常見,尤其在文藝復興時,園林、繪畫裡存在著對於希臘羅馬的嚮往,常會有希臘羅馬式的建築出現,但微妙的是,當時的人們對於真正的希臘羅馬建築沒有太大認識,一切只是想像或根據文獻而設計。到了十七、十八世紀,歐洲又興起中國風,對於東方世界的想像,設計出許多「不倫不類」的中西文化混雜的建築與物品。而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在工藝品方面,也是製造出許多實際上根本無法使用的茶具、家具等等物品。陳國偉老師的演講讓我連想到當時這些作品的誕生,若嚴苛的看,可以說是folly。不過,卻也反映了歐洲文化當時發展的背景,歐洲貴族追求的、嚮往的,也成就了他們的藝術世界。fooly和藝術品真的是一線之隔,有時代性意義的,也許才值得被稱作藝術品。不過,對於博物館、美術館、甚至是被列作古蹟的建築物,是不是有其價值,在臺灣真的有深刻被討論過嗎?我們有想過他們的廢與用嗎?

而陳國偉老師的演講,也讓我對於建築的空與無、形與意有更多理解,大部分建築師思考的只是如何蓋出一棟實體的建築讓人使用,可是對於眼睛所看不到的掌握,似乎沒有這麼強調。建築所反映的思想、文化,不見得是由實體的牆、柱所表現出來,有時空間的設計,更能讓人體會到更深刻的思想。境與用,我認為不是衝突矛盾的,好的作品可以呈現出其美學及文化價值。

2011中寮塾心得之七:洪育成建築師演講

作者:C. Wen



演講摘要整理:



洪建築師的演講中,從反構造性 (Atectonic) 的建築展開,提出 反對鄉愁式 的形式模仿, 面對像成功國宅、 中正紀念堂或台北 101 這些建築,以 這些建築,以 表象顯現 方式呈現多愁懷舊的情感,利用混凝土 方式呈現多愁懷舊的情感,利用混凝土 方式呈現多愁懷舊的情感,利用混凝土 作出構造上其實不需要的結樣式, 作出構造上其實不需要的結樣式, 他個 人認為這是不必要的。進而提出 Kenneth 所倡導的 ”Critical regionalism (註1)”:




(1) 尋找文化定位的過程:設計→表達當地台灣鄉土精神 (隱喻、抽象的方法 )

(2) 善用現代工法與技術 (在地與過去的關聯 )



主張以現代的手法表達地域的特性,例如空間的故事性,如同章回小說般,一層又一層的展現;流動性應像音樂如歌的行板,是動態且富有生命,設法建構如詩、如夢的空間情境。具體來說,例如客廳不應該是酒櫃與建材的堆砌,而是生活的場域,以生活的豐富度充實,可為一間為聚會、讀書會、宴客等的場所。



進而,由五個側面來思考建築的層次與要素:


1. 地形(topography): 建築反映地形。
2. 實體傳達出的隱喻 (Corporeal metaphor)。
3. 文化人類學(Ethnography):不同文化的人對數字的看法,或對木頭、石頭、身體觸覺與聽覺會有不同感受。
4. 外表的象徵層 (Representational):衣著
5. 內部構造技術層(Ontological本體論的;實體論的):忠誠的反應本質。


建築師再透過自己在台灣設計的案例,說明The critical regionalism實踐到建築設計上會如何去考慮與表現。



1. Building the site(與基地結合)
2. 體驗:例如:藉著腳的觸感去感知空間差異。

3. 文化差異、使用者、空間需求、空間私密性層級:例如:在日本的文化中,馬桶與浴室必須分開獨立,不可在同一間;氣候與植栽會影響建築的姿態,像在熱帶氣候地區:建築展開的姿態與人的肢體相似,會張開雙手迎風拂來;而屋簷拉很深,雨才不會隨著風帶進來。

4. 接合的藝術 (Art of jointings)



心得感想



由洪建築師的演講配合他設計的案例介紹,可理解其設計的理論背景,與他對木結構的應用,實際參觀鳳凰園的木屋別墅,深刻感受到洪建築師成熟地運用木結構簡潔地表現木頭溫暖的材料特質,尋求充分利用科技結構和材料來解決問題,是位能夠掌握現實也流露著浪漫特質的一位建築師。



設計除了考量空間功能性之外,他也注意到文化的層次、設計中的隱喻及空間詩性,包含了身體觸覺、味覺、聽覺等各種感官的總體驗,不限於視覺上奇怪建築的觀察,而是能夠隱喻著未來的詩意性建築。將抽象的意念,用實體包覆,具象呈現。



就鳳凰茶園的建築設計,結構上令人無可挑剔,但內部空間的處理,對一個參觀一輪走訪的觀者來說,筆者個人則感到不是非常完善,尤其是多人大木屋,廚房與衛浴機能放在同一邊,獨立隔絕的寢室放在房子的另一邊,中間是開放與半開放式的起居空間,它的位置和機能都處在一個過渡的狀態,不禁會想:對於來到度假小屋的使用者們而言,如果是兩個家庭,那住在這裡誰該享有私密或誰又想被分配到半開放的空間呢?雖然過程中建築師有說明,且拜讀建築師對設計鳳凰園時的工作過程與設計理念的文字書寫記錄,到訪人群組合的設定的確是以「家庭」出發,當中融入了他個人在留學階段與森林、木材建築接觸的回憶,還有兒時曾經住過日式宿舍住宅的感受。在木屋完工後,他也親自住過,那個在木屋內感受一兩天內光影、溫度、濕度變換過程的經驗,在他的筆下和心裡十分浪漫又充滿詩意。真的一如他說明時不斷掛在嘴邊的:「真的要來住一晚才知道!」很多情境,是我們這些僅只片刻逗留的過客,沒有辦法體會出來他設計的用心。將人和自然相處的記憶揉入材料的限制中,以技術尋求設計方面問題的解套,回到曠野的寂靜中,聆聽。建築師提到他帶著家裡的CD撥放器到木屋,清早播放巴哈〈無伴奏大提琴〉,聲音透過木頭飽滿共鳴,由屋內迴盪到屋外,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感。



雖然每棟木屋由台大實驗林提供難得與豐沛的樹種良材,但其實沒有特別說明,不太容易注意到每棟木屋內部使用木材的差異,或散發出原木的芬芳氣息,或就材質特性做出不一樣的格局、表現形式,而且這個設計彷彿是洪建築師許多其他想法或應用的開端,像從事木家具的設計,在戶外可以看到一邊有輪子的椅子,從照片裡看出,它是可以豎起椅背的!



此外,觀察洪建築師的許多木屋外牆處理,不管是私宅或是在鳳凰園,都喜歡以雨淋板的手法塑造呈現,好奇洪建築師為何有此特別的偏好,或是在結構上的意圖才採用這樣的方式?不過看到他敘述於幼年曾經居住及曾造訪日式住宅的美好經驗之文字,或許他把那些內心美好回憶和實際功能結合投射於「雨淋板」這個來自美國,卻發生於台灣日式住宅的形象,嵌入他許多的設計案中。



洪建築師的文字一如他的演講,一樣流暢又充滿感情,而且頗富魅力。剛硬的結構利用木材實現,就像他嚴謹的態度下又有柔和飽滿的力道。鳳凰園的設計,由他回憶自己旅行時喜歡的居住空間特性來發想,「要安靜,可以沉思;要有好的視野,由內可望向窗外的風景;感受光影隨時間的變化;寬敞而明亮的浴室;落地窗外的大露臺可以聊天喝茶看星星;屋外要有長廊留給小孩奔跑、黃昏時作家可以漫步沉思;室內空間要挑高,吊扇緩緩轉動、涼風徐來擁有昏昏欲睡的午後。」(註2)這些條件集合在一起,就是鳳凰茶園的小木屋,抽象的記憶、感受,化成具體的建築物,堅持與妥協之後,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它是融合建築師的記憶、才華與努力化育的珍珠!



註解:

1. Critical Regionalism並非Regionalism中的鄉土建築,相反的是以前衛、現代的途徑,但以當地或地方建築為前提。這個理念起於1980 年代左右,當後現代主義建築達到高峰的時候,是對於現代主義建築的反動,但Kenneth Frampton實際上是批判後現代主義,他的名作"Towards a Critical Regionalism: Six points for an architecture of resistance"首次在The Anti-Aesthetic: Essays on Postmodern Culture (1983)書中刊出。

2. 參見:洪育成,蕭瑞綺 著,《台灣的木建築:與自然共舞的林中居所》,頁50。


參考書目
1. 洪育成,蕭瑞綺 著,《台灣的木建築:與自然共舞的林中居所》,臺北縣新店市:木馬文化出版,2005。
2. 邱茂林,洪育成,陳佩瑜,《木家具.台灣新意匠》,台北市:積木文化出版,2007。
3. 徐明松,〈在真實與耐心中尋找答案--談洪育成的建築〉,《建築師雜誌》,2006.3。

2011中寮塾心得之六:關於「繡蓮染織工房」與台灣在地手工藝的一些思考

作者:Y. Yi

首先要謝謝老師帶著我們這群公主王子 「下鄉壯遊」。

這是我第二次拜訪中寮,卻是第一次參觀邱繡蓮女士經營的染織工房。事前和邱女士往返的mail中,邱女士告訴我,她只是個樸素到不能再素的素人,對於 「藍染與台灣在地手工業、台灣的設計美學」這樣的問題,她怕無法給我滿意的答案。我要謝謝邱女士,她沒有給我答案,可是讓我想了很多。

在此行之前,對於台灣在地手工藝,和台灣的設計美學我並沒有深入的了解,只有些許的擔心。一方面是因為,大環境更新的腳步異常地快,當日本已經從民藝理論家柳宗悅,邁進到其子柳宗理所設計的,帶有日本簡潔風格的傢具、食器,並席捲歐洲時,2005年的台灣工藝大展,還停留在顏水龍前輩所設計的竹編傢具。當然任何創造都需要深厚的底藴,我在此也不是要否定顏水龍先生的成就,而是覺得台灣應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向下一步邁進,找到自己的定位。對於台灣定位自己的速度,以及對於周遭乃至世界其他國家的好奇心,我總覺得還不夠多,也不夠快。

當傅朝卿老師在演講後問:你們有沒有一件傳統服裝?當下我腦海中浮現的是,韓國的女設計師李英姬(Lee, Yong-hee),已經在紐約的第五大道開設了改良式的時尚韓服專賣店,還成立了韓服博物館。由此看來,韓國不僅保留了自己的傳統,還可以怡然自得地和世界對話。更直接的觀察是,師大夜市逛一圈,兩三年前,流行的是日系風格,現在流行的則是韓風。當其他國家在設計創意產業上都意識到自己的傳統或致力於建構自己時,台灣還在後面跟風,這不是意味著年輕的一代,對於美學沒有自我意識,或者是,甘願自己的審美品味被其他國家輸出的流行文化所主宰?

當我看到了邱女士的作品,心裡頓時覺得踏實不少。台灣也有出色的東西能夠和世界分享。邱女士和實踐大學的徐秋宜老師合作,意味著台灣的本土手工藝踩在香港的catwalk上也可以顧盼生姿。不過,值得注意的,是921後,政府的就業訓練課程在中寮不經意地發芽成長。這和韓國從2,30年前汲汲營營於栽植文化產業的態度大不相同。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是不是就如同雜草一般,缺乏有系統、有意識的栽培呢?何時,台灣的文化創意產業,才能擺脫誠品式的包裝格套,進入自由多元的,有自主批判性的討論境界,而不是因為該產品made in Taiwan,所以就要一面倒的叫好或支持。

2011中寮行心得之五:中寮行-演講紀錄與心得報告

作者:Y. Wang

演講者:福田美穗 老師
演講題目:日本古建築的修理與復原

演講紀錄:
首先,福田老師在演講的一開始提到了日本古建築修理的簡史。基本上日本關於古建築的修理是要等到明治三十年(1897)「古社寺保存法」的出現後才開始完善。對於古建築的修理可以分為「部分修理」和「解體修理」,其中在解體修理的部分牽扯到所謂「真實性」的問題,東西方的學界有不同的看法。

古社寺保存法的誕生主要是因為明治天皇時期神道分離,寺廟沒有錢修理自己的建築而導致破壞程度相當嚴重,面對這樣的情況而產生這樣的保存法。在這項保存法誕生之前,對於古蹟的修護主要是依照護當時的技術來修理;但在此之後,修護人員會先調查古蹟本身的歷史、技巧等,在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關野貞和松室重光先生。

在明治時期在修復古蹟時是以「當初修復」為原則,最主要的討論主題為關野貞先生所修復的「新藥師寺本堂」(八世紀創建、1897修復)。依據「復原如初」的原則,關野貞先生選擇使用解體修理的方式,拆掉鐮倉時期所添加上的部分,回復到天平時期最初的樣貌。這樣的修復方式後來引起學者的討論聲浪,其中山岸常人先生便提出質疑,認為這樣的「復原如初」的修復方式在沒有留下清楚的修復報告書的情況下,反而破壞了可能是中世佛堂建築的代表特色。並且,山岸先生批評當初對於「新藥師寺本堂」的修復是沒有依據可循,並且可能破壞了建築的歷史特性。

但是對於這樣的批評,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第一是對於古蹟現狀的維持困難、第二便是施工品質問題。第一點最主要可能表現在住宅古蹟上,原本的古蹟住宅對於現代生活可能是不敷使用,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保存下來是相對困難的。第二點的疑問是,如果想要維持每一代修復的樣貌,但如果當初修復品質不良,在這樣的情形還有保存下來的必要嗎?

心得:
在聽到福田老師的演講之前,就對於日本古蹟保存相當感興趣。因為到日本旅遊時,尤其是在京都一帶,可以發現保留了許多相當古老的寺廟、神社等建築,在驚嘆古老建築之美的同時,也不禁想知道日本對於古蹟保存的概念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因為寺廟建築在中國大陸理當是要留下更多更完整並且更古老的案例,但是最古老的寺廟建築案例卻是存留在日本,可想而知,日本對於古蹟保存的概念應該是發展甚造。

在福田老師的演講中點出了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於古蹟修復時,到底要修復到哪一種程度才叫好,是要修復到最初的樣子,還是回復到某個改建的時期即可。在台灣可能會認為回復到最初才是最好最厲害的,回復的越像似乎才越能體現出建築師的厲害之處,但其實誠如福田老師演講中所談到,改造不代表不美,改造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種歷史發展的過程,如果硬是要回復到最初,這些歷史的痕跡不就會被抹煞掉了嗎?但到底要回復成什麽樣子,想必都是要經過一連串的討論和磋商吧。

福田老師在演講中也談到了奈良附近平安京朱雀門、太極殿等宮殿的重建工程。對於要不要重建起這樣一個記載甚少、依據不多的建築物,大家討論甚多,最主要可能還是歸咎於一種心靈的寄託,商業一點的話就會是觀光取向為主。其實在台灣也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例子,將原本只剩下地基部分的建築嘗試回復到完整的模樣,最近的例子可以看看嘉義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的宿舍群。這樣的重建是不是真的不好我不知道,但是我認為至少可以提供一般民眾(有別於像我們有接觸過藝術史、建築史)的人一個視覺印象,透過這樣一個重建的建築來建構人們記憶中對於遙遠過去的某段歷史的印象,似乎也未嘗不可。

2011中寮塾心得之四:南投行心得-洪育成鳳凰谷茶園

作者:L. Wang

洪建築師一開始就以”批判性的地域主義”為題來作演講,其中講述了個人的作品及理念,在最後一天的行程中則介紹了座落在溪頭的”鳳凰谷茶園”。

「煙霧迷濛、滿山翠綠」曾經是南投的美稱,過去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西部鐵公路重要幹線未深入南投,當時滿山遍野的綠,一遇氣候轉換,濃霧立刻四起,那種畫般的情景是很多去過溪頭的人不會忘記的經驗。曾幾何時經濟效益不符而倖存的南投,漢人還是胼手胝足地逐漸開墾了南投的半壁江山,加上這幾年北二高的切入與休閒產業的推廣,南投整個地景著實令人擔憂。

直到九二一地震讓世人開始關注南投,透過校園重建為當地建築帶來新希望。然而杯水車薪,外加多數重建學校形式語言爭議過大,要嘛就具空間(狹義的)實驗性,譬如新形式的教學空間;要嘛就是針對使用者的需求而創造出一種參與式的互動形式。很少針對地方材料、形式作出現代性詮釋。
不過洪建築師推動完成的木構造建築值得推薦,因為裡面不只牽涉到一種較為生態的環境觀,也涉及了華人老祖宗的古老記憶「木構造」,因此我們見到一個好的切入點,一個極易尋回的對話機制(現代與傳統),裡面有一系列可以交換的文本,隱喻的語言遊戲。

在鳳凰茶園木造小屋運用了2×4工法,這幾座位於南投鹿谷、隸屬於台大實驗林鳳凰茶園的木造小屋看來雖小,但每一棟小屋都適時與環境相對話,並充分運用木構造與鐵件的緊湊節奏,像餐廳自由「迴避」樟樹形成立面有趣的韻律、新舊建築交接的鐵桿支撐與木椽屋架,或是同樣連接新舊建築上下的木構架廊道與舊建築前的入口廣場採光罩都散發出一種構件本身的力學美。如果來訪者順著階梯,倘佯在彰樹成群的林間緩步前行,不只可以浸淫於芬多精的綠林裡,還可以觀賞另八棟木構造小屋的細膩變化,這些簡單的一坡水與二坡水、長廊連接的木造小屋,平面簡潔卻不失有趣,尤其內外交融、彈性使用空間的規劃更增添了房子的魅力。

透過洪建築師的演講,可以進一步理解鳳凰谷茶園的創作理念以及建築過程中所面臨(技術上)的問題。建築師的實物經驗,使我了解原來建築在營造上不單牽扯形式風格的問題(這是以往在書本或是課堂上較易觸碰的部份),不過在實作上如:建築法規,發包,工班的篩選乃至建築材料的選取跟維護(像是木造建築如何防治白蟻)反而是需要動手或實際接觸才會了解。

從洪建築師的作品可看出其積極利用當地的材料以及讓建築物與自然和諧共存,不過另一方面我很好奇除此之外在洪建築師的作品中蘊含了什麼樣的台灣文化和元素?當“全球化”越來越強烈地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現在建築和景觀上的同化作用迫使當代建築師利用包括“批判性地域主義”在內的理論,作出新的選擇來關注地方文化,貼近地域的地理特色並延續它們的存在。

在日據時期深入台灣山界蕃區的森丑之助,曾說希望”願台灣的山永遠的綠”。然而,山如何永遠的綠?建築本身如何與當地的文化和地理共融,如何內外兼具?我想,這是當前建築師乃至居住在建築物裡的人們必須思索的問題。

2011中寮塾心得之三

作者:Y. Chiang



921大地震後的毀滅與重生,如果沒有大地震,桃米坑也不會集結整體力思考社區的未來。921的重建工作民間力量不可忽視,例如生活重建的部分例如有婆婆媽媽工作隊、雲門舞集帶領當地居民除去地震恐慌等等;社區重建的部分有埔籽工作隊、埔里小學、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等等,透過民眾參與,凝聚社區意識。重建所進行的工作有清溪活動、桃米坑資源調查、解說員培訓等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重建過程中的一環-「解說員培訓」。解說員的培訓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上課和最後的考試認證,在就任之前還要經過宣誓的動作才能開始為民眾服務,這一連串的辛苦的訓練過程,奠定了桃米坑社區重建的宗旨「生態旅遊」的目標,因為有良好的解說員,才能讓外來的民眾充分體驗桃米坑的生態美。也因為生態旅遊的成功,讓當地的民宿也開始蓬勃起來,有許多人其實是透過民宿來認識桃米坑的。可惜的是2004年基金會撤離後,社區的力量就開始分裂,如何長期經營下去便是是桃米坑往後的課題。


三天的中寮行收穫真的很多,看到許多人幾乎將自己的生命投入在社區營造的工作上面,耗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對他們來說,做這些事情是有意義的,就算只有微薄的工資,甚至沒有,也願意投入在裡面。他們不計回報的努力真的讓人覺得很感動。這次的旅程看到了一群人的努力以及努力後的成果,反觀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卻難有這樣的深刻體悟,我們對於我們自身所處的社區似乎有點太過冷漠,藉由這三天的中寮行,喚起我對於自身環境的關心。有這樣的中寮研習活動真好,希望明年、後年、大後年,這樣的活動仍然能夠繼續下去。

2011中寮塾心得之二:社區營造,謀定而後動

作者:Z. Liang

一個社區的發展,必須根植於其在地環境。只要在地環境是異質、不同於其他地方,則其發展條件和發展方式就要有所調整。


今年中寮塾活動以「九二一震後重建的生命力」為主題,一連探訪自埔里到中寮的社區發展狀況,並參觀地震教育園區。其中北中寮及桃米坑,可說是本次中寮塾在社區發展案例上的一項對比。


桃米坑位於埔里和日月潭之間旅遊路線的中點,有發展觀光的地利之便,交通運輸上也較容易引入人力和資源。九二一地震後,由政府補助、非政府組織進場推動,使桃米坑在社區重建和發展上較為順遂,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透過管道,將原建於日本的紙教堂在桃米坑移地重建,更使桃米坑成為觀光據點,吸引周邊商機。就週邊地區社區發展投入者而言,桃米坑幾乎可說是社區發展的典範案例。

相較於桃米坑,北中寮位於公路末端,自然和人文環境並不獨特,難以吸引相關的資源、人力、「能量」進入北中寮發展。附近更沒有任何重要觀光景點和吸引觀光的誘因,桃米坑社區發展的觀光典範,幾乎可以確定無法複製在北中寮社區,就現實案例而言,中研院風乾室自拆遷到北中寮至今已逾五年,仍苦於資金缺乏而未重建,其用途也尚未定案,而風乾室若作為觀光景點有多少吸引力也有疑義。外部資源難以引入,該地觀光難能發展,北中寮恐怕只能用現有資源另尋他途。目前花布製作、藍染工坊以及無毒農業等案例,或許才是北中寮發展的可行契機。


不同的資源、不同的機會,而有不同的定位。社區營造沒有既定的樣板,社區典範案例也難以複製,任何外部資源進入社區環境,都須與在地草根生活結合,才可能長久發展。


九二一地震,震出台灣人對自己家園的危機意識,但我們更應重省自然、人文、環境這三者的互動,進而思考協調的作法。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理應負有這般使命。就建築設計本身而言,地震教育園區重新包裝震災原址,使其具有紀念性意義。然而,「紀念」是回首過去,「教育」還須放眼未來,園區設計和周邊社區關係的斷裂,突顯出台灣當前的博物館設計實務上尚未試圖連結在地環境。由於活動因素,我無從得知除了園區邊緣的冰淇淋攤販外,教育園區還為當地社區、甚至我們社會帶來了什麼利益,或者實質意義。


這次的活動設計,在筆者看來,是「思考─實踐─反思─再實踐」的訓練過程。藝術史研究者不免要在卷祑浩繁的過往資料中爬梳,並提出自己的見解,但這些知識及沉澱出來的智慧最終當應用於現在實務。學術的訓練只是起頭,實務運用及其成果才是重點。我們回顧過去人物的思考與實踐,反思甚至批判他們的理論和實踐成果,但最終我們也要帶著我們的思考去實踐,否則反思和批判就失去實際意義。筆者即將成為藝術史研究生,中寮塾的所見所聞,可為日後實務/實踐思考的開端。

2011中寮塾心得之一:馮小非小姐演講心得

作者:S. Lee

早期的台灣農村是資源提供者,扮演著輸出的角色。然而,隨著經濟不斷朝向工商業發展,原先豐富的自然資源減少,主要勞動人口流向大都市地區,多數的台灣農村內部逐漸耗空,呈現出相對停滯、無法掌握的狀態。對於這些發展已然僵化的鄉村來說,九二一地震不只是個災難,也是個轉機。因為遭遇了重大傷害與損失,使得原先封閉的農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對外開放,抱持社區建設夢想的外來人士也因此有了進入當地的機會。

毀滅後的重劃與重建,是外來助力與當地居民共同的目標,但兩者在達成共識的過程之中,其實遇到了許多困難。雖然對於重建抱持著種種美好的願景,然而,難以想像、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未來,卻容易使人猶豫不決。因為面對了龐大的經濟壓力和其他困難,在地農民在做決策時,還是偏向務實的考量。而這樣的務實態度,和馮小非小姐試圖在中寮推動的農業轉型,在本質上互相衝突。馮小非小姐抱持著熱忱,希望在中寮地區發展有機農業,但在實際推行的過程中,她經歷無數挫折與挑戰。不僅僅要面對當地農民心態上的拒絕,也遇到許多技術層面的問題。最初,由於沒有任何從事有機農業的經驗,加上當地農人技能的簡單化與流失,一切從零開始。改變,其實很困難。

和主婦聯盟通路合作,有機柳丁需求穩定,現今擁有一定口碑的溪底遙學習農園,隱藏在其背後,不為人所見的,是馮小非小姐和夥伴艱辛的學習過程,還有他們長期的堅持付出。部落格網站中一篇篇的日誌,雖然常常只是一段簡短的描述,但這些隻字片語,都是為了往後有心者所留下的寶貴農事記錄,豐富了中寮當地的農業經驗,同時也是馮小非等人對中寮農業的期許。一路走來,夥伴其實增加的十分緩慢,現今中寮的有機農業參與者還是少數,對於馮小非小姐來說,這條路仍然稍顯寂寞。當地農民的整體意識和凝聚力,至今依舊是重建非常重要的課題。

在演講過程中,馮小非小姐曾一度眼眶含淚。推行有機農業的漫長過程中所遭遇的孤獨、艱辛、挫折、歡樂、友誼、成就感…,化為一滴沉默的眼淚,盡在不言中,但我想她不曾後悔。中寮,對她來說已不只是個鄉村,而是她的「故鄉」。從他鄉到故鄉,馮小非不再是個外人,而是個成功在地化的新住民。她說,她在尋找自己人生中的地位。在栽培有機柳丁的過程中,馮小非小姐發現,農業有其時序,在不斷循環的穩定的步驟中,她學會如何安身立命,也體會到人與生態之間的互動關係。馮小非小姐認為自己在中寮找到了人生的答案,這是個值得令人再三思考的啟示。令我不禁想問自己,到底自己的追求是什麼?我的人生定位在哪裡?而我的生命與青春該為了什麼去付出?至今,似乎仍然只有一絲懵懵懂懂的自覺。我想,我需要更加、更加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