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越南傳統聚落、宗教建築與宮殿》新書發表暨「越南研究最前線」談話會


時間:2009/1/20 下午2:00-4:00
地點:台灣大學文學院文20教室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 議程
    2:00-2:05 主持人致詞
    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蕭新煌教授

    2:05-2:25 新書介紹
    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黃蘭翔先生

    2:25-2:40 現場問答

    2:50-4:00 「台灣越南研究的最前線」談話會

    主持人:

  • 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蕭新煌教授

    談話人:
  • 中央研究院 許文堂教授
    中山大學 王宏仁教授
    台灣師範大學 釋行心法師
    台灣大學 黃蘭翔教授

「越南傳統聚落、宗教建築與宮殿」簡介

書名:《越南傳統聚落、宗教建築與宮殿》
作者:黃蘭翔(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副教授)
發行: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出版年月:2008年12月

簡介:

如同書名所示,本書討論的範圍是越南的傳統聚落、宗教建築、19世紀阮朝的都城特質與宮殿建築。雖然僅是作者過去十年來從事越南研究階段性成果的呈現,但也揭露了要理解越南傳統建築和都市的幾個重要領域與觀點。

諸如作為「東亞文化圈」之一員,其接受中國建築文化的方式與轉化,越南本身的主體建築文化。越南建築如實地反應出世界兩大古文明,亦即中國古文明與印度古文明在越南所發生的接觸與交融,留下了印度教/佛教的建築文化與中國都城規劃理念在越南的實踐與變形。而17世紀以後的越南政治、社會與文化發生了很大的變動,新的中國佛教傳來越南中南部,在不同於北部的中南部文化背景下,發展出其獨特的建築特徵。雖然受限於木造建築保存不易,無法知曉更古的建築狀況,但是越南獨特的傳統村落共同集會所之「亭」建築,可以上溯至17世紀。

本書的讀者群鎖定在建築史/都市史專業的學生與研究者,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或許生澀,但本書部分章節比較了越南與台灣的傳統店屋、孔廟與城隍廟等的傳統建築空間與歷史文化背景。嘗試了以台灣觀點的越南傳統建築研究的可能性。


新書目次

蕭序
自序

壹、導言

貳、越南傳統聚落與華人在越南的生根定居
第一章、越南傳統聚會場所的「亭」建築之性格
第二章、華人聚落在越南的深植與變遷:以會安為例
第三章、越南會安與臺灣鹿港傳統店屋建築之比較

參、占婆(印度教/佛教)建築
第四章、占婆古王國之印度教/佛教建築遺跡
第五章、越南占婆建築的傳統與基本配置之特徵
第六章、林邑期越南占婆王國都城的空間結構

肆、中國臨濟宗佛教寺院在越南
第七章、河內與順化佛教伽藍配置差異的分析
第八章、南部臨濟宗派佛教寺院

伍、越南儒釋道的混育與東亞孔廟配置的演變
第九章、高台教眾神祭祀的反思:本土信仰實態及其歷史的發展
第十章、孔廟建築配置在中國、越南與臺灣的變遷

陸、都城與宮殿建築
第十一章、順化傳統古建築的特徵
第十二章、19世紀越南國都的城市規劃

柒、後語
照片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