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六)

大阪市立大學  福田美穗教授 
「大都宮廷的建築空間──『蒙古』如何接受『漢』文化的因素」

當兩個異文化碰撞時,會激起什麼樣的火花?文化中是否有強弱之分,兩個異文化民族的碰撞是否會遺棄了自我的文化?答案似乎沒那麼肯定。

按照以往的說法,元代為蒙古人統治時期,學界普遍性認為元朝蒙古人進入中原之後,捨棄了原本的居住生活方式,從蒙古包轉變為在中國宮殿的居住模式,但福田教授並不這麼認為,其指出元代有兩個首都,一為上都,一為大都,在不同季節時會以帳篷來移動,透過文獻說明蒙古人進入中原後,雖居住在木構建築中,但在大都內仍有當初在草原所使用的「斡耳朵」(即帳篷),有趣的是,大都內帳篷所有權為女性,依其地位不同,居住在不同的帳篷內,並從方位可以推測地位之大小,帳篷功能可以作為分娩、葬禮、宴會的用途。在另一方面,蒙古人亦在大都興建漢式木結構建築,但沒有使用漢文化的禮儀,舉了佛事、太廟的例子,當然,也有例外,如喜愛漢文化的元文宗所興建奎章閣。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在接受彼此時,所接受的程度與吸收的程度並不相同。

蒙古文化與漢文化之間的碰撞,在會後討論進而延伸觀看台灣的情況,如漢族與原住民文化,台灣人如何使用日式住宅,對於後者,福田教授以日本人的角度發現台灣與日本對於空間的概念不同,如在拉門擺放的方式上,日本透過拉門的擺放方式可以區分兩個空間的重要性,但在台灣,可以看到許多日式住宅對於拉門的擺放方式並不在意,形成有趣的對比,因此,一個民族在吸收外來文化時,是如何接受,所接受的程度以及改變是個有趣並值得探討的議題。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五)

中原大學  蔣雅君教授 
「『現代中國』的建構與再現──中山陵的空間表徵研究」

死亡與紀念性空間,在東方的建築史脈絡中,似乎是較少被提及。蔣雅君教授藉中山陵的觀察,由設計者、業主與政治家切入,討論當時國民黨如何以死亡空間、紀念空間來宣揚自身的政治理念,並且,該如何思考「現代中國」。

中山陵建於明孝陵東方,並於下方接南京市,外觀似中國宮殿建築。蔣教授找到當初呂彥直設計中山陵的設計說明,其討論中山陵與美國建築(如拿破崙墓、林肯紀念堂、紐約大公爵墳)的關係。中山陵本身為祭壇與墳的結合,墳的部分,蔣教授認為應是參考紐約大公爵墳與巴黎拿破崙陵墓,祭壇的部分,則是參考林肯紀念館,並且中山陵與林肯紀念館相同,館內座像均眺望首都。此外,中山陵中存在許多象徵語彙,如「天下為公」之匾額,孫逸仙著中式長袍之雕像,應是與孔子形象連結,此二例均是強調儒家人文主義與國史傳統的詮釋。另外,中山陵之選址,據聞為孫逸仙本人選址,蔣教授認為,應是希望與明朝連結,強調漢民族的脈絡,是一種對於中華民族的想像詮釋。而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則是追尋古典文化之搖籃。此二者應是當時政治家希望詮釋的單一民族主義色彩的「現代中國」。於西方,林肯紀念館含有共和的象徵,為再現美國的國族主義理想,而中山陵以林肯紀念館為仿傚對象,應是有此部分的意涵。由此可見當時中山陵設計之時,參考西方紀念性建築應有藉其抽象意涵,來轉化為當時政治家所希望宣傳之政治理念,而在建築上也可見到許多強調自身文化正統之象徵語彙。

討論中提到,林肯紀念館紀念之意義為何?林肯本人被塑造為結束內戰讓美國統一之英雄,因此蔣教授推側,藉用林肯紀念館,同時亦是有宣傳國民黨本身統一天下之概念。並討論到孫文欲建立之「現代中國」為何?又如何看待「現代中國」的概念。反觀臺灣,現今臺灣人該如何建構臺灣本身的國家概念。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四)

台灣大學  黃蘭翔教授 
「戰前臺北帝大校園建築樣式意義」

椰林大道對於日本人來說,或許符合戰前日本人的南國帝國大學意象,但對現今台灣人來說是「異地」還是「故鄉」?對於臺北帝國大學的認知,普遍認為是殖民脈絡下所誕生的產物,對其想像,圍繞著殖民者與被殖民地的立場來討論校園空間之配置。黃蘭翔教授在此發表中,重新探討臺北帝大以椰林大道為中心之校園空間,在此次報告首先椰林大道的空間配置,接著舉出日本帝大的空間模式最後對於主要建築物樣式解讀。

臺北帝國大學之椰林大道景觀,為校園重要景觀之一,普遍被認為含有殖民脈絡下的象徵意義,同時認為椰林大道底端「南方研究中心」為日本殖民知識侵略之意義。相較於夏鑄九老師所提出椰林大道的中心軸線概念,黃教授於會中提出自身的觀察,提出南北對峙的概念。首先椰林大道之中軸線,在日本的帝國大學校園均無此軸線,應為臺北帝大前,農經學校時期所留下的中軸線配置,而「南方研究中心」則無實際存在於校園內,台北帝國大學以文政、理農兩學部開始,兩棟大樓放在帝國大學軸線的東邊(今傅鐘廣場)的南北兩端,形成對峙關係。關於臺北帝大建築樣式意義討論,黃教授返回到臺北帝大本身知識生產與分工的層面上來闡述。當時臺北帝大知識生產著重於「東洋」之上,如臺灣原住民、高砂族等研究。因此椰林大道旁之舊校舍,可見到仿羅馬式之建築,應與日本一橋大學(東京商科大學時代)相關,一橋大學也同樣重視東洋學的知識生產,並且,臺北帝大與一橋大學室內同樣以巴洛克呈現。另外,臺北帝大校舍,可見到在地風土考量之設計。如現今台大文學院,屋簷較長、有走廊之設計,應與臺灣多雨之氣候相關。最後,黃教授提出,現今臺大似乎仍停留在臺北帝大時期,是否能轉化為臺灣大學?也一併提出何謂臺大傳統?

會後討論中,陳教授就西洋建築樣式提出,臺灣是否受美國影響,以往認為台灣由日本接受西洋建築的知識,藉臺北帝大建築樣式,重新思考臺灣接受西洋建築的途徑。關於會中所提臺大文學院校舍因應在地的設計,蔣雅君教授回應,提到跨文化,大多與日本建築相關,不過在比較過程中,如何思考跨文化或是文化混血,是課題之一。
「2014建築史研究會」── 論文紀實(三)

成功大學建築所博士班    陳建仲先生 
「後殖民都市地景中遺產做為發展趨動者的角色及其永續價值──以台北市與長春市的比較為例」

台北市與中國東北長春市均留有日本殖民之下的痕跡,陳建仲先生希望藉由比較兩城市,來探討台灣該如何思考日本殖民之時期。

會中,陳先生詳述台北市與長春市日治時期歷史,與城市的相關規劃、建設。城市規劃方面,透過清時台北地圖,可以看到台北城當時有一說礙於風水問題,城市中央道路並無與城牆平行。相對於大眾較熟悉的台北市,會中特別著重在長春市部分的介紹,以廣場為中心,道路以放射狀配置。並於1932年在長春市建立滿州國,在城內設置滿州國新帝宮與相關的政府機構。從這些比較中,可以看出長春市與台北市兩座殖民城市不同之設計。 

陳先生提到,為何會將研究對象的時間點放於戰前,希望反思建築史獨立性思考的問題。藉二者城市的比較,希望回到台灣本身的建築史問題,應該如何面對日本殖民統治這一時期,這部分的討論,也與台灣的古蹟保存有部分關連。關於文化「混血」的探討,回應道,由自然角度來看,台灣建築可看到亭仔腳的應用。但在政治、文化層面來看,由於滿州國為獨立的國家,相較於台灣,在滿州國比較容易產生文化上的混血。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二)

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博士班    陳伯義先生
「紅毛港遷村 影像與思考」

陳伯義先生以影像紀錄一個村落被政府計畫性遺棄至迫使居民遷村,期望能以一張張的相片,喚起社會大眾對於經濟發展取向之政策的省思。

此次作品為高雄紅毛港地區,此區原包含五個村落,後來政府希望能將紅毛港地區發展為洲際碼頭,於民國58年就開始進行一連串地區性發展計劃。陳先生於20062008全部拆除前,進入在此地區進行拍攝。關於作品的拍攝手法,用相機記錄下此空間停留的時間,對於被拍攝的對象,陳先生表示沒有做太大的清理,僅有拿開後來被放入的物品,如寶特瓶,因此,被拍攝的對象為趨近於屋主離開時的樣貌。因居民搬離的時間不同,可以感受到同在紅毛港的空間中,卻停留著不同時代的樣貌,這是很難得的空間感受,而不同空間的感受可藉由陳先生的照片裡,每個房間所貼的偶像明星海報、月曆道出此空間所停留的時間;屋內所留下的文字、獎狀等等,道盡屋主的故事,或是貼在牆壁上的彩繪磁磚,留下當時的室內設計樣貌,另有一系列窗景照片,透過已被拆除的牆面或窗戶所看到外面的風景,令在場的人印象深刻。

對於這些居民所留下來的「創作題材」,陳先生提出一個在現場所觀察的現象。當時,紅毛港居民僅帶走可用的東西,如電視、冰箱等,而帶不走的大型家具因此留下,但是仍然可看到許多屋主所留下的照片,這些精神層面上的物品變成了陳先生的創作題材。陳先生比對了日本東北地震發生之時,日本居民在當下雖然無法帶走照片等非貼身物品,但常可以見到,居民事後重回災區現場重新拿回照片感動的臉龐,與台灣留下照片的情形,形成強烈的對比。


藉由陳先生的記錄,面對經濟發展與台灣的歷史文化之矛盾,引人深思。以紅毛港為例,將港口擴大,希望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否一定要將所有的村落破壞殆盡後,另闢一個建築部件保存的空間。目前台灣非僅紅毛港一例,尚有許多地方的歷史文化面臨相同的問題,一味的以經濟為考量來開發,是否對台灣人就是最好的;是否正如遺留在紅毛港的家族合照一般,在無意間失去了所忽略的精神層面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