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2014建築史研究會」
主辦:臺灣建築史研究會
時間:2014910日(三)~912日(五)
地點:臺灣南投縣中寮鄉清城農莊

一、論文發表人順序與論文題目
10. 康怡茜(華梵大學建築系碩士班)「竹座椅之造型與製作」



紀錄:
林文瑛(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黃子恩(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師碩士)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十)

華梵大學建築系碩士班    康怡茜女士 
「竹座椅之造型與製作」

康女士藉自身設計之竹座椅,探討未來竹工藝品之可能方向。

探討竹座椅之前,康女士就台灣的竹工藝發展作了簡短的介紹。台灣竹工藝之發展康女士分為八個時期。日據時期(1945)、農用時期(1945-1960)、轉型期(1961-1970)、成長期(1971-1975)、衰退期(1986以後)、創新期(1990以後)、文化創意產業期(1995以後),第八個時期為康女士加上,為時尚竹藝時期(2005-)。特別加上此時期,康女士提到,目前希望能將竹藝打造為時尚工藝,結合設計師與工藝師,讓竹藝能更進一步。

會中,康女士展示許多富含創意巧思、設計感的竹座椅圖片。並表示,這些竹座椅在國外有相當好的銷路,在台灣卻市場不太好。從這裡,也可看出台灣人仍重視實用性的特質。為什麼會想要推竹藝?康女士表示,就環保層面而言,竹子對於環境較少負擔的材料,此外,竹子為台灣本地所生產之材料,因此,希望能推廣此工藝。而推廣方式之一,即是加入時尚要素,讓竹家具能融入現今生活與空間。更進一步,希望能將此材料作為建材,依竹子本身之韌性與抗壓性,應是有其可行性,最後分享自己以「双喜」的概念所設計的竹椅。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九)


 臺灣科技大學博士班    李惠貞女士 
「艋舺青草巷保存之研究」

萬華區西昌街224巷為艋舺青草巷,位於龍山寺旁,多間青草店在此聚集,形成特殊的地方風貌。

李女士探訪青草巷,訪問各間青草店的居民,與文獻爬梳,讓青草巷當地歷史一一浮現。目前青草巷仍保有從前留下之街道樣貌,李女士認為青草巷建築型態與其產業特色有其歷史價值,因此希望能將此特殊街景保存下來。回溯青草巷形成歷史,街道、建築雖然在清代時已存在,但青草業本身卻是於戰後初期才漸漸在此聚集,依著龍山寺,在此形成特殊的產業聚落。在建築部分,空間使用上可能已與最初時不同,隨著屋主的使用而有了建築空間上的變化,特別是建築後半部的空間,當時多戶共用空間已有改變,但於前半部仍留有部分土角牆與柱子。因此,關於青草巷保存的實際運作部分,李女士希望能保留下建築前面的部分,與當地特殊產業文化共同保留下來。

會後,就青草店社群關係在此聚集的問題作討論。實際在此聚集的原因尚未明瞭,但推測應該與龍山寺以前擁有藥籤相關,民眾在廟中求籤後,於廟旁的青草店買藥草,可能因此漸漸形成藥草店的聚落。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八)

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班    張俁霖先生 
「日治時期臺灣寺廟建築的鋼筋水泥化:以圓通禪寺為中心」

臺灣在日治時期時,引進了鋼筋水泥的技術。以圓通禪寺大雄寶殿為例,討論新技術於建築之影響。

中和圓通禪寺,由妙清法師於1926年創建。大雄寶殿外觀乍見為中國式建築的樣式,不過此建築完全以鋼筋水泥建造而成,在當時為少見的例子。建築可見許多鋼筋水泥的細節,如破風處隱約可見水泥梁柱穿出,屋頂下以水泥作成仿日本佛寺的椽子。同時某些建築部件也可見西方的要素,如迴廊的柱頭以變形的西方柱式呈現,又如佛龕的部分以壁龕的方式配置,令人聯想到臺灣博物館大廳兩側擺放雕像之處。由建築材料的轉變、新技術的引進,建築的物件也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如柱子,並非常見之雕刻木柱,而是仿西方的柱頭柱式。其他如力學支撐部件,也可見與木造建築不同的呈現方式。

會後討論中,以鋼筋水泥新技術的引進為討論重心。鋼筋水泥與木頭、磚瓦為完全不同的材料。各材料特質的不同,呈現在建築上的也有不同的樣貌,如相同規模的空間,木造建築可能需要藉由足夠數量的梁、柱來承重;鋼筋水泥結構則相對的可用較少數量的柱子來支撐相同的空間,後者擁有較大的可使用空間。也提到吹寄垂木在日本為罕見的建築元素,但在大雄寶殿可以看到裝飾性不具有結構性質的吹寄垂木以此寺廟為例,可見新建築材料為台灣建築所帶來的嶄新建築樣貌。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七)

華梵大學    葉乃齊教授 
「臺灣閩南建築的大木作架棟結構特色」

臺灣為一移民社會,隨著閩南人來臺,現今臺灣也留下許多閩南建築。葉教授將焦點放回大陸當地,試圖從閩南人怎麼形成,由人群談起來界定閩南族群與閩南建築,藉由對比大陸閩南建築來探討臺灣閩南建築的脈絡。

探討建築之前,葉教授追溯了漢人移入閩南之前的遷移史,藉此線追尋閩南建築更早期可能的建築結構脈絡。以人類學聚落社會遷徙切入,探尋閩南建築可能的來源。另一方面,建築發展軌跡之探討,則以架棟為主。藉著對於閩南式建築木構造形式探討,呈現屬於閩南式建築特殊之處。

葉教授藉建築結構分析、部件力學承載等部分切入,探討閩南式建築之特質。同時,爬梳閩南人之遷移史,期望尋出閩南建築可能的脈絡淵源。憑藉這些過程,來找出臺灣閩南建築的特色。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六)

大阪市立大學  福田美穗教授 
「大都宮廷的建築空間──『蒙古』如何接受『漢』文化的因素」

當兩個異文化碰撞時,會激起什麼樣的火花?文化中是否有強弱之分,兩個異文化民族的碰撞是否會遺棄了自我的文化?答案似乎沒那麼肯定。

按照以往的說法,元代為蒙古人統治時期,學界普遍性認為元朝蒙古人進入中原之後,捨棄了原本的居住生活方式,從蒙古包轉變為在中國宮殿的居住模式,但福田教授並不這麼認為,其指出元代有兩個首都,一為上都,一為大都,在不同季節時會以帳篷來移動,透過文獻說明蒙古人進入中原後,雖居住在木構建築中,但在大都內仍有當初在草原所使用的「斡耳朵」(即帳篷),有趣的是,大都內帳篷所有權為女性,依其地位不同,居住在不同的帳篷內,並從方位可以推測地位之大小,帳篷功能可以作為分娩、葬禮、宴會的用途。在另一方面,蒙古人亦在大都興建漢式木結構建築,但沒有使用漢文化的禮儀,舉了佛事、太廟的例子,當然,也有例外,如喜愛漢文化的元文宗所興建奎章閣。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在接受彼此時,所接受的程度與吸收的程度並不相同。

蒙古文化與漢文化之間的碰撞,在會後討論進而延伸觀看台灣的情況,如漢族與原住民文化,台灣人如何使用日式住宅,對於後者,福田教授以日本人的角度發現台灣與日本對於空間的概念不同,如在拉門擺放的方式上,日本透過拉門的擺放方式可以區分兩個空間的重要性,但在台灣,可以看到許多日式住宅對於拉門的擺放方式並不在意,形成有趣的對比,因此,一個民族在吸收外來文化時,是如何接受,所接受的程度以及改變是個有趣並值得探討的議題。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五)

中原大學  蔣雅君教授 
「『現代中國』的建構與再現──中山陵的空間表徵研究」

死亡與紀念性空間,在東方的建築史脈絡中,似乎是較少被提及。蔣雅君教授藉中山陵的觀察,由設計者、業主與政治家切入,討論當時國民黨如何以死亡空間、紀念空間來宣揚自身的政治理念,並且,該如何思考「現代中國」。

中山陵建於明孝陵東方,並於下方接南京市,外觀似中國宮殿建築。蔣教授找到當初呂彥直設計中山陵的設計說明,其討論中山陵與美國建築(如拿破崙墓、林肯紀念堂、紐約大公爵墳)的關係。中山陵本身為祭壇與墳的結合,墳的部分,蔣教授認為應是參考紐約大公爵墳與巴黎拿破崙陵墓,祭壇的部分,則是參考林肯紀念館,並且中山陵與林肯紀念館相同,館內座像均眺望首都。此外,中山陵中存在許多象徵語彙,如「天下為公」之匾額,孫逸仙著中式長袍之雕像,應是與孔子形象連結,此二例均是強調儒家人文主義與國史傳統的詮釋。另外,中山陵之選址,據聞為孫逸仙本人選址,蔣教授認為,應是希望與明朝連結,強調漢民族的脈絡,是一種對於中華民族的想像詮釋。而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則是追尋古典文化之搖籃。此二者應是當時政治家希望詮釋的單一民族主義色彩的「現代中國」。於西方,林肯紀念館含有共和的象徵,為再現美國的國族主義理想,而中山陵以林肯紀念館為仿傚對象,應是有此部分的意涵。由此可見當時中山陵設計之時,參考西方紀念性建築應有藉其抽象意涵,來轉化為當時政治家所希望宣傳之政治理念,而在建築上也可見到許多強調自身文化正統之象徵語彙。

討論中提到,林肯紀念館紀念之意義為何?林肯本人被塑造為結束內戰讓美國統一之英雄,因此蔣教授推側,藉用林肯紀念館,同時亦是有宣傳國民黨本身統一天下之概念。並討論到孫文欲建立之「現代中國」為何?又如何看待「現代中國」的概念。反觀臺灣,現今臺灣人該如何建構臺灣本身的國家概念。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四)

台灣大學  黃蘭翔教授 
「戰前臺北帝大校園建築樣式意義」

椰林大道對於日本人來說,或許符合戰前日本人的南國帝國大學意象,但對現今台灣人來說是「異地」還是「故鄉」?對於臺北帝國大學的認知,普遍認為是殖民脈絡下所誕生的產物,對其想像,圍繞著殖民者與被殖民地的立場來討論校園空間之配置。黃蘭翔教授在此發表中,重新探討臺北帝大以椰林大道為中心之校園空間,在此次報告首先椰林大道的空間配置,接著舉出日本帝大的空間模式最後對於主要建築物樣式解讀。

臺北帝國大學之椰林大道景觀,為校園重要景觀之一,普遍被認為含有殖民脈絡下的象徵意義,同時認為椰林大道底端「南方研究中心」為日本殖民知識侵略之意義。相較於夏鑄九老師所提出椰林大道的中心軸線概念,黃教授於會中提出自身的觀察,提出南北對峙的概念。首先椰林大道之中軸線,在日本的帝國大學校園均無此軸線,應為臺北帝大前,農經學校時期所留下的中軸線配置,而「南方研究中心」則無實際存在於校園內,台北帝國大學以文政、理農兩學部開始,兩棟大樓放在帝國大學軸線的東邊(今傅鐘廣場)的南北兩端,形成對峙關係。關於臺北帝大建築樣式意義討論,黃教授返回到臺北帝大本身知識生產與分工的層面上來闡述。當時臺北帝大知識生產著重於「東洋」之上,如臺灣原住民、高砂族等研究。因此椰林大道旁之舊校舍,可見到仿羅馬式之建築,應與日本一橋大學(東京商科大學時代)相關,一橋大學也同樣重視東洋學的知識生產,並且,臺北帝大與一橋大學室內同樣以巴洛克呈現。另外,臺北帝大校舍,可見到在地風土考量之設計。如現今台大文學院,屋簷較長、有走廊之設計,應與臺灣多雨之氣候相關。最後,黃教授提出,現今臺大似乎仍停留在臺北帝大時期,是否能轉化為臺灣大學?也一併提出何謂臺大傳統?

會後討論中,陳教授就西洋建築樣式提出,臺灣是否受美國影響,以往認為台灣由日本接受西洋建築的知識,藉臺北帝大建築樣式,重新思考臺灣接受西洋建築的途徑。關於會中所提臺大文學院校舍因應在地的設計,蔣雅君教授回應,提到跨文化,大多與日本建築相關,不過在比較過程中,如何思考跨文化或是文化混血,是課題之一。
「2014建築史研究會」── 論文紀實(三)

成功大學建築所博士班    陳建仲先生 
「後殖民都市地景中遺產做為發展趨動者的角色及其永續價值──以台北市與長春市的比較為例」

台北市與中國東北長春市均留有日本殖民之下的痕跡,陳建仲先生希望藉由比較兩城市,來探討台灣該如何思考日本殖民之時期。

會中,陳先生詳述台北市與長春市日治時期歷史,與城市的相關規劃、建設。城市規劃方面,透過清時台北地圖,可以看到台北城當時有一說礙於風水問題,城市中央道路並無與城牆平行。相對於大眾較熟悉的台北市,會中特別著重在長春市部分的介紹,以廣場為中心,道路以放射狀配置。並於1932年在長春市建立滿州國,在城內設置滿州國新帝宮與相關的政府機構。從這些比較中,可以看出長春市與台北市兩座殖民城市不同之設計。 

陳先生提到,為何會將研究對象的時間點放於戰前,希望反思建築史獨立性思考的問題。藉二者城市的比較,希望回到台灣本身的建築史問題,應該如何面對日本殖民統治這一時期,這部分的討論,也與台灣的古蹟保存有部分關連。關於文化「混血」的探討,回應道,由自然角度來看,台灣建築可看到亭仔腳的應用。但在政治、文化層面來看,由於滿州國為獨立的國家,相較於台灣,在滿州國比較容易產生文化上的混血。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二)

成大水利及海洋工程博士班    陳伯義先生
「紅毛港遷村 影像與思考」

陳伯義先生以影像紀錄一個村落被政府計畫性遺棄至迫使居民遷村,期望能以一張張的相片,喚起社會大眾對於經濟發展取向之政策的省思。

此次作品為高雄紅毛港地區,此區原包含五個村落,後來政府希望能將紅毛港地區發展為洲際碼頭,於民國58年就開始進行一連串地區性發展計劃。陳先生於20062008全部拆除前,進入在此地區進行拍攝。關於作品的拍攝手法,用相機記錄下此空間停留的時間,對於被拍攝的對象,陳先生表示沒有做太大的清理,僅有拿開後來被放入的物品,如寶特瓶,因此,被拍攝的對象為趨近於屋主離開時的樣貌。因居民搬離的時間不同,可以感受到同在紅毛港的空間中,卻停留著不同時代的樣貌,這是很難得的空間感受,而不同空間的感受可藉由陳先生的照片裡,每個房間所貼的偶像明星海報、月曆道出此空間所停留的時間;屋內所留下的文字、獎狀等等,道盡屋主的故事,或是貼在牆壁上的彩繪磁磚,留下當時的室內設計樣貌,另有一系列窗景照片,透過已被拆除的牆面或窗戶所看到外面的風景,令在場的人印象深刻。

對於這些居民所留下來的「創作題材」,陳先生提出一個在現場所觀察的現象。當時,紅毛港居民僅帶走可用的東西,如電視、冰箱等,而帶不走的大型家具因此留下,但是仍然可看到許多屋主所留下的照片,這些精神層面上的物品變成了陳先生的創作題材。陳先生比對了日本東北地震發生之時,日本居民在當下雖然無法帶走照片等非貼身物品,但常可以見到,居民事後重回災區現場重新拿回照片感動的臉龐,與台灣留下照片的情形,形成強烈的對比。


藉由陳先生的記錄,面對經濟發展與台灣的歷史文化之矛盾,引人深思。以紅毛港為例,將港口擴大,希望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否一定要將所有的村落破壞殆盡後,另闢一個建築部件保存的空間。目前台灣非僅紅毛港一例,尚有許多地方的歷史文化面臨相同的問題,一味的以經濟為考量來開發,是否對台灣人就是最好的;是否正如遺留在紅毛港的家族合照一般,在無意間失去了所忽略的精神層面的財產。

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專題演講:「京都の近代建築」系列演講




「京都の近代建築」系列演講(日語演講、中文翻訳)

国立台湾大学芸術史研究所楽学館205室
[地圖資訊]
2015年3月29日(星期天),上午9:30-12:00

主題一:京都は洋風建築の宝庫だ
時間 :9:30~10:30
講師 :国立京都工芸繊維大学教授 石田 潤一郎 博士

主題二:《京都策》-再生をめざす都市と建築の変革
時間 :10:30~11:30
講師 :国立京都工芸繊維大学教授 中川 理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