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2014建築史研究會」
主辦:臺灣建築史研究會
時間:2014910日(三)~912日(五)
地點:臺灣南投縣中寮鄉清城農莊

一、論文發表人順序與論文題目
10. 康怡茜(華梵大學建築系碩士班)「竹座椅之造型與製作」



紀錄:
林文瑛(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黃子恩(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師碩士)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十)

華梵大學建築系碩士班    康怡茜女士 
「竹座椅之造型與製作」

康女士藉自身設計之竹座椅,探討未來竹工藝品之可能方向。

探討竹座椅之前,康女士就台灣的竹工藝發展作了簡短的介紹。台灣竹工藝之發展康女士分為八個時期。日據時期(1945)、農用時期(1945-1960)、轉型期(1961-1970)、成長期(1971-1975)、衰退期(1986以後)、創新期(1990以後)、文化創意產業期(1995以後),第八個時期為康女士加上,為時尚竹藝時期(2005-)。特別加上此時期,康女士提到,目前希望能將竹藝打造為時尚工藝,結合設計師與工藝師,讓竹藝能更進一步。

會中,康女士展示許多富含創意巧思、設計感的竹座椅圖片。並表示,這些竹座椅在國外有相當好的銷路,在台灣卻市場不太好。從這裡,也可看出台灣人仍重視實用性的特質。為什麼會想要推竹藝?康女士表示,就環保層面而言,竹子對於環境較少負擔的材料,此外,竹子為台灣本地所生產之材料,因此,希望能推廣此工藝。而推廣方式之一,即是加入時尚要素,讓竹家具能融入現今生活與空間。更進一步,希望能將此材料作為建材,依竹子本身之韌性與抗壓性,應是有其可行性,最後分享自己以「双喜」的概念所設計的竹椅。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九)


 臺灣科技大學博士班    李惠貞女士 
「艋舺青草巷保存之研究」

萬華區西昌街224巷為艋舺青草巷,位於龍山寺旁,多間青草店在此聚集,形成特殊的地方風貌。

李女士探訪青草巷,訪問各間青草店的居民,與文獻爬梳,讓青草巷當地歷史一一浮現。目前青草巷仍保有從前留下之街道樣貌,李女士認為青草巷建築型態與其產業特色有其歷史價值,因此希望能將此特殊街景保存下來。回溯青草巷形成歷史,街道、建築雖然在清代時已存在,但青草業本身卻是於戰後初期才漸漸在此聚集,依著龍山寺,在此形成特殊的產業聚落。在建築部分,空間使用上可能已與最初時不同,隨著屋主的使用而有了建築空間上的變化,特別是建築後半部的空間,當時多戶共用空間已有改變,但於前半部仍留有部分土角牆與柱子。因此,關於青草巷保存的實際運作部分,李女士希望能保留下建築前面的部分,與當地特殊產業文化共同保留下來。

會後,就青草店社群關係在此聚集的問題作討論。實際在此聚集的原因尚未明瞭,但推測應該與龍山寺以前擁有藥籤相關,民眾在廟中求籤後,於廟旁的青草店買藥草,可能因此漸漸形成藥草店的聚落。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八)

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班    張俁霖先生 
「日治時期臺灣寺廟建築的鋼筋水泥化:以圓通禪寺為中心」

臺灣在日治時期時,引進了鋼筋水泥的技術。以圓通禪寺大雄寶殿為例,討論新技術於建築之影響。

中和圓通禪寺,由妙清法師於1926年創建。大雄寶殿外觀乍見為中國式建築的樣式,不過此建築完全以鋼筋水泥建造而成,在當時為少見的例子。建築可見許多鋼筋水泥的細節,如破風處隱約可見水泥梁柱穿出,屋頂下以水泥作成仿日本佛寺的椽子。同時某些建築部件也可見西方的要素,如迴廊的柱頭以變形的西方柱式呈現,又如佛龕的部分以壁龕的方式配置,令人聯想到臺灣博物館大廳兩側擺放雕像之處。由建築材料的轉變、新技術的引進,建築的物件也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如柱子,並非常見之雕刻木柱,而是仿西方的柱頭柱式。其他如力學支撐部件,也可見與木造建築不同的呈現方式。

會後討論中,以鋼筋水泥新技術的引進為討論重心。鋼筋水泥與木頭、磚瓦為完全不同的材料。各材料特質的不同,呈現在建築上的也有不同的樣貌,如相同規模的空間,木造建築可能需要藉由足夠數量的梁、柱來承重;鋼筋水泥結構則相對的可用較少數量的柱子來支撐相同的空間,後者擁有較大的可使用空間。也提到吹寄垂木在日本為罕見的建築元素,但在大雄寶殿可以看到裝飾性不具有結構性質的吹寄垂木以此寺廟為例,可見新建築材料為台灣建築所帶來的嶄新建築樣貌。

「2014建築史研究會」──論文紀實(七)

華梵大學    葉乃齊教授 
「臺灣閩南建築的大木作架棟結構特色」

臺灣為一移民社會,隨著閩南人來臺,現今臺灣也留下許多閩南建築。葉教授將焦點放回大陸當地,試圖從閩南人怎麼形成,由人群談起來界定閩南族群與閩南建築,藉由對比大陸閩南建築來探討臺灣閩南建築的脈絡。

探討建築之前,葉教授追溯了漢人移入閩南之前的遷移史,藉此線追尋閩南建築更早期可能的建築結構脈絡。以人類學聚落社會遷徙切入,探尋閩南建築可能的來源。另一方面,建築發展軌跡之探討,則以架棟為主。藉著對於閩南式建築木構造形式探討,呈現屬於閩南式建築特殊之處。

葉教授藉建築結構分析、部件力學承載等部分切入,探討閩南式建築之特質。同時,爬梳閩南人之遷移史,期望尋出閩南建築可能的脈絡淵源。憑藉這些過程,來找出臺灣閩南建築的特色。